直面挑战做好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从覆盖少数转向服务全体

发布:2024-11-13

直面挑战做好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从覆盖少数转向服务全体    

常淑芳 张布和    

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强大的“育心、启智、养德、导行”等思政引领力,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保障和任务。但从现实来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重要挑战,必须运用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深化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同社会各领域各方的协同配合,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凝聚教育发展最大合力,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品质、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从注重问题解决转向 以预防为主

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既有观念层面的,也有实践层面的。

一是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覆盖少数“问题学生”,应将全体学生作为服务对象,亟须建立全员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调研发现,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多热衷于建设心理辅导室,一些学校仅以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作为工作重点,没有重视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兼顾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性需求,工作模式仍大多停留在“重矫治轻发展”“重事后补救轻事前预防”的阶段。

二是只重视问题解决,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亟须搭建预防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2023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2021—2022年心理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中小学难以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固定课时,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系统培养。从全国各地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咨询人数来看,平均周接待人数有1—2人的只占40.9%。不少教师反映,即使有心理治疗和辅导的机会,不少学生也不敢主动就医,尤其是家长的病耻感和讳疾忌医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折射出学生和家长对心理健康仍缺乏正确认知和基本素养。

三是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不足,亟须加大资源投入。一方面,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数量无法满足时代需求。另一方面,受心理服务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网格管理员、人民调解员等社会心理服务实践主体能力参差不齐、整体技能水平较低等的限制,社会心理服务的辐射范围逐步缩小,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有边缘化的趋势,难以发挥实际的教育效能。

四是校家社协同育人合力不足,亟须构建校家社通力合作的健康教育生态。要满足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求,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深度合作。但校家社目前仍处于分工育人的局面,关注焦点和教育目标更是难以达成一致,学校因为师资配备不足等多重原因,难以独立承担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亟须校家社协同,形成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合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复杂性不言而喻,学校、家庭、社会需要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和优势,同时目标一致相互配合,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带来益处。

学校要为学生成长提供 充足的“心理营养”

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主渠道作用,从自我、学习、人际、情绪情感、社会适应等方面入手,大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可重点关注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学习兴趣与能力的提升、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情绪调适能力的培养等,为学生的行为实践提供充足的“心理营养”,并加强实时动态监测。

学校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建设具有专业心理素养的教师队伍。当务之急除了需要配齐配强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健康教师,还应重点加强班主任、学科教师等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研究发现,接受过心理健康培训的班主任,更善于通过改善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可以有效减轻班级学生的不良心理状况,更有利于给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帮助。学科教师也可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和授课内容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全方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发挥课堂心理育人的重要作用。为此,一方面,国家和高校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更要合力构建覆盖全员的培训模式及协作机制,将对全体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培训列为优先事项,提高全体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和支持能力等。

此外,学校还可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统筹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心理健康普查等多种途径全面了解学生家庭在心理方面遇到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可安排教师或心理专家采取“理论+实操”的模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长科普心理知识,培训心理疾病的预防与干预技术;还可让教师带领学生和家长进入社会情境,参与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等的工作,提高主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水平。

家庭是预防心理健康 问题的第一道屏障

要全面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2023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缺少父母照顾与陪伴的青少年有更多抑郁、孤独、手机成瘾问题,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不和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风险更高。家庭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重要基础和预防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第一道屏障。家长是否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及是否具备科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等成为决定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调研发现,目前大部分家长仍更多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外在行为表现,较少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等,更缺乏预防、引导和处理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当务之急是要转变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一是树立主体责任意识。家庭成员要扭转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责任的片面认识,明确和强化家庭教育的权责意识和家长的角色定位,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二是主动借助各方尤其是学校的力量来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认识孩子的个体差异和成长阶段的心理变化,并加强与学校、教师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除了学业之外的情况。三是在家庭生活中注意观察和关心孩子的情绪状态,多和孩子之间有平等的交流,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实时识别孩子的心理发展动态,给予孩子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发挥社会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依托作用

完善以“由心而治”为宗旨的心理健康服务社会支持系统。一是通过数字技术、实验调查等服务对青少年心理测评数据和典型案例进行研判,便于多部门及时调整工作方向、政策导向和社会资源,以促进学生的整体健康发展。二是组建校家社心理服务团队,建立“情感能量”传输窗口,给予有需要的人群情绪舒缓、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开展心理培训活动,拉近社区与家校的距离,形成共同焦点和认知体验。例如开展“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主题活动,从“情绪是什么”“情绪的影响”“如何管理情绪和应对压力”等方面,带领家长和教师了解情绪,以互动、情境体验等方式引导个体探寻自身及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压力来源,并掌握及时调整情绪的方法。三是强化人才建设,建立心理咨询师和指导师队伍。师范院校打造专业化、职教化的心理学人才培养体系,为不断增长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提供人才支撑。四是针对基层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人员定期定时地开展技能培训,积极建设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打造多向度、多功能的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组织,推动社区人员的心理服务水平专业化。五是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包括营造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的社区氛围,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更和谐更有爱的社会环境;运用大众媒体的积极舆论力量,致力于减少社会对心理疾病的偏见,增强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为在心理健康服务方面有需要的人群和家庭提供有效的支持系统。

(作者常淑芳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布和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4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与保障研究”[GYJ2024053]研究成果)

附件:《直面挑战做好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从覆盖少数转向服务全体》-中国教育报-2024-11-10 03版.pdf

上一篇:校长如何带领新教师摆脱成长困境

下一篇: 无

直面挑战做好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从覆盖少数转向服务全体

直面挑战做好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从覆盖少数转向服务全体    

常淑芳 张布和    

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强大的“育心、启智、养德、导行”等思政引领力,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保障和任务。但从现实来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重要挑战,必须运用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深化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同社会各领域各方的协同配合,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凝聚教育发展最大合力,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品质、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从注重问题解决转向 以预防为主

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既有观念层面的,也有实践层面的。

一是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覆盖少数“问题学生”,应将全体学生作为服务对象,亟须建立全员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调研发现,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多热衷于建设心理辅导室,一些学校仅以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作为工作重点,没有重视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兼顾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性需求,工作模式仍大多停留在“重矫治轻发展”“重事后补救轻事前预防”的阶段。

二是只重视问题解决,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亟须搭建预防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2023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2021—2022年心理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中小学难以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固定课时,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系统培养。从全国各地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咨询人数来看,平均周接待人数有1—2人的只占40.9%。不少教师反映,即使有心理治疗和辅导的机会,不少学生也不敢主动就医,尤其是家长的病耻感和讳疾忌医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折射出学生和家长对心理健康仍缺乏正确认知和基本素养。

三是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不足,亟须加大资源投入。一方面,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数量无法满足时代需求。另一方面,受心理服务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网格管理员、人民调解员等社会心理服务实践主体能力参差不齐、整体技能水平较低等的限制,社会心理服务的辐射范围逐步缩小,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有边缘化的趋势,难以发挥实际的教育效能。

四是校家社协同育人合力不足,亟须构建校家社通力合作的健康教育生态。要满足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求,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深度合作。但校家社目前仍处于分工育人的局面,关注焦点和教育目标更是难以达成一致,学校因为师资配备不足等多重原因,难以独立承担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亟须校家社协同,形成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合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复杂性不言而喻,学校、家庭、社会需要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和优势,同时目标一致相互配合,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带来益处。

学校要为学生成长提供 充足的“心理营养”

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主渠道作用,从自我、学习、人际、情绪情感、社会适应等方面入手,大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可重点关注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学习兴趣与能力的提升、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情绪调适能力的培养等,为学生的行为实践提供充足的“心理营养”,并加强实时动态监测。

学校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建设具有专业心理素养的教师队伍。当务之急除了需要配齐配强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健康教师,还应重点加强班主任、学科教师等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研究发现,接受过心理健康培训的班主任,更善于通过改善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可以有效减轻班级学生的不良心理状况,更有利于给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帮助。学科教师也可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和授课内容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全方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发挥课堂心理育人的重要作用。为此,一方面,国家和高校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更要合力构建覆盖全员的培训模式及协作机制,将对全体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培训列为优先事项,提高全体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和支持能力等。

此外,学校还可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统筹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心理健康普查等多种途径全面了解学生家庭在心理方面遇到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可安排教师或心理专家采取“理论+实操”的模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长科普心理知识,培训心理疾病的预防与干预技术;还可让教师带领学生和家长进入社会情境,参与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等的工作,提高主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水平。

家庭是预防心理健康 问题的第一道屏障

要全面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2023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缺少父母照顾与陪伴的青少年有更多抑郁、孤独、手机成瘾问题,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不和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风险更高。家庭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重要基础和预防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第一道屏障。家长是否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及是否具备科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等成为决定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调研发现,目前大部分家长仍更多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外在行为表现,较少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等,更缺乏预防、引导和处理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当务之急是要转变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一是树立主体责任意识。家庭成员要扭转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责任的片面认识,明确和强化家庭教育的权责意识和家长的角色定位,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二是主动借助各方尤其是学校的力量来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认识孩子的个体差异和成长阶段的心理变化,并加强与学校、教师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除了学业之外的情况。三是在家庭生活中注意观察和关心孩子的情绪状态,多和孩子之间有平等的交流,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实时识别孩子的心理发展动态,给予孩子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发挥社会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依托作用

完善以“由心而治”为宗旨的心理健康服务社会支持系统。一是通过数字技术、实验调查等服务对青少年心理测评数据和典型案例进行研判,便于多部门及时调整工作方向、政策导向和社会资源,以促进学生的整体健康发展。二是组建校家社心理服务团队,建立“情感能量”传输窗口,给予有需要的人群情绪舒缓、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开展心理培训活动,拉近社区与家校的距离,形成共同焦点和认知体验。例如开展“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主题活动,从“情绪是什么”“情绪的影响”“如何管理情绪和应对压力”等方面,带领家长和教师了解情绪,以互动、情境体验等方式引导个体探寻自身及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压力来源,并掌握及时调整情绪的方法。三是强化人才建设,建立心理咨询师和指导师队伍。师范院校打造专业化、职教化的心理学人才培养体系,为不断增长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提供人才支撑。四是针对基层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人员定期定时地开展技能培训,积极建设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打造多向度、多功能的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组织,推动社区人员的心理服务水平专业化。五是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包括营造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的社区氛围,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更和谐更有爱的社会环境;运用大众媒体的积极舆论力量,致力于减少社会对心理疾病的偏见,增强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为在心理健康服务方面有需要的人群和家庭提供有效的支持系统。

(作者常淑芳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布和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4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与保障研究”[GYJ2024053]研究成果)

附件:《直面挑战做好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从覆盖少数转向服务全体》-中国教育报-2024-11-10 03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