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第二中学办学成效

发布:2024-07-04

4-1.jpg

日前,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第二中学办学成效,原文如下:

4-2.jpg

矗立在江淮运河岸边的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第二中学,从籍籍无名的一所全日制完中,到成长为当地群众有口皆碑的知名初中,在短短两三年之间,这所中学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涅槃”重生历程?

01

这里的学生最有发言权

上小学时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也不擅长与小伙伴相处,没交到朋友,正准备拍毕业照的初三毕业生高乐阳说,三年来她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很多集体活动,极大提升了自己的社交能力,性格变得开朗活泼,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

高乐阳家住三河镇,2021年9月刚到县城上初中时,她不太适应初中寄宿制生活,有时会偷偷哭鼻子。那时,班上同学就会主动上前安慰她。她也不适应初中的教学节奏,原先擅长的语文学科两次考试均发挥失常。语文老师汪泽芸找她谈心,没有一句严辞批评,而是帮她分析原因,寻找适合她的学习方法,这让高乐阳感受到了来自师长的那份温暖和关爱,慢慢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高乐阳同学由初一入学时的默默无闻,成功完成“逆袭”,超越自己,实现了学业目标。她说:“三年前来到二中,我没有选错。”

02

这里比预想中的还美好

从在校生从不足四百人到现在两千余人的大校,从教学质量的全县尾端转向头部尖端的有力竞争者,从当初的老破小变成了现在高大上的新型优质学校……这一切变化是从2021年4月开始发生的。省内最大公办教育发展集团——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发展集团托管肥西二中,计划将其打造为全寄宿制优质初级中学。

4-3.jpg

作为一名新入职教师,朱明悦带着满腔热忱,走进了肥西二中。她发现一切比原先预想的还要美好。校园占地约6万多平方米,有2000多名学生、199名教师,一幢幢现代化建筑巍然耸立,塑胶跑道环绕,草木茁壮成长,营造出一派优雅静谧的学习环境。教室里配备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室设施齐全,为老师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朱明悦发现,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天赋才能,这一切使老师的教学工作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同时,与新老同事相处共事,她感受到了团结协作的氛围。老同事经验丰富,乐于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而新同事则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为整个团队注入了活力。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形成了一支高效专业的教师团队。

4-4.jpg

03

这里上课像磁石吸引学生

对于初三学生王旭森来说,他觉得初中三年挺幸运的,而这一切的转折点发生在初二。

上初二时,王旭森遇到了一批自己很喜欢的老师。他很感谢英语老师闫慧,他因为小学英语基础薄弱,导致初中英语成绩较差。闫老师发现之后,主动帮助他寻找学习方法。“闫老师讲课很精彩,我不知不觉之中就喜欢上英语了。”王旭森回忆说,闫老师有时还会给他“开小灶”,课余时间带他一起整理易错点,这些让他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校坚持党建引领,思政工作被摆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2022年,合肥市陈姝“思政一体化”教育名师工作室在学校挂牌成立,将思政课改革创新与教育名师工作室各项工作充分融合。学校充分发挥教育名师工作室典型引路和辐射引领作用,全面凝聚强化大思政育人合力,不断创新引领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构建新格局、开创新局面。

4-5.jpg

周一至周五每天中午12:20,“亲亲派河”校园广播站“思政五分钟”栏目开播,传递青春正能量;老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运用团体辅导、课本剧表演、辩论赛等形式,让课程更接地气、更入人心;开设家园、校园、社园“三园”劳动思政课,定期开展“家务劳动好帮手”的家园劳动、“校园劳动小能手”等。教师团队不断创新思维,把课堂移动出教室,移动到红色教育基地,移动到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小井庄、安徽创新馆等处。

4-6.jpg

04

这里的校长老师好有情怀

名校托管之后,名校长、名教师也不断加入肥西二中。集团选派来自合肥市区名校、安徽省示范高中管理团队及名师进驻学校,组成管理及名师团队。其中,中国教育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合肥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陈姝校长系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原副校长、合肥六中教育集团瑶海分校原副校长,他们与肥西二中两位校级负责人共同组成了安师大附属肥西二中新一届既有能力、又有活力、更有战斗力的管理团队。

“管理层配合默契,狠抓教师成长,狠抓课堂教学质量,让全校师生面貌焕然一新。”历史教师牛蒙伟说,学校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建立成长档案,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统筹教师选聘、培训、专业发展。以教研组为单位建立学科坊,以立足课堂教学为基点、以提高教师素养为特点、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落脚点。同时,成立智慧教学中心。实施大单元个性化作业设计,精准教学。依据学科特点,定期设计大单元作业,由各学科备课组集体备课、集体研讨、统一设计。上好智慧课堂、设计好“一人一本”作业、“一人一份”成长评价,量身定制,促进教师精准教、学生个性学、学校有效管。

此外,除教师发展中心、智慧教学中心外,学校还成立了家校社共育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并通过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合作,成立科学教育中心,更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五项中心”,以生为本,用心用力用情用爱,助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

4-7.jpg

学校通过健全思政课集中研讨和备课机制,积极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大思政课”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源。近三年,安师大附属肥西二中教师获国家、省、市、县级奖224人次,其中国家、省、市级获奖64人次。学校有16位老师被评为合肥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等,25位老师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翟锐老师被评为合肥市第四届教坛新星;唐海树、程娜老师荣获优秀课例全国一等奖;黄妍、翟锐老师荣获思政教师基本功大赛全国一等奖;朱传宝老师荣获第四届中华经典诵读写大赛安徽省一等奖;程竹红老师荣获优秀自制教具安徽省一等奖(肥西县仅1人);张丽萍等老师在作业设计评比大赛中荣获合肥市一等奖;立项课题4个,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6篇。

05

把孩子送到这里上学,家长都很放心

“来的都是宝,我们一起跑。”秉承着这一办学理念,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第二中学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着力培养与新时代同向同行的阳光少年。

4-8.jpg

学校根据“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原则,开辟第二课堂,推动教育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打造“三礼七节”同心德育品牌。每月一个校园节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将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润物细无声。“三礼七节”是安师大附属肥西二中校园文化建设品牌,“三礼”即开学礼、青春礼和毕业礼,以每位学生初中三年的时间节点为轴线,一年一礼,陪伴与记录学生的三年成长历程;“七节”即“思政节”“悦读节”“劳动节”“心语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七个校园节日,每年举行,“五育”融通、全面育人。

4-9.jpg

这三年,学校先后获评肥西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平安校园、绿色学校、教研工作先进单位、教育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合肥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合肥市第一批依法治校示范校、合肥市百姓身边好学校;安徽省首批科技体育基地单位(合肥市仅3所)、安徽省十佳“书香校园”、安徽省第一批无诈学校(合肥市仅10所)。同时学校还被选为安徽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成员单位,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合肥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及就业基地,合肥市教育局机关第四党支部党建共建单位。

4-10.jpg

整整两年,师生克服没有食堂和操场的困难,边建设边教学,个中的辛酸非亲历者不能道也。而现在,经过九年级师生共同奔跑两年之后,他们完美地演绎了“凤凰涅槃”的惊人逆袭,昂首阔步迈入了肥西县域头部学校的行列,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安师大附属肥西二中已真正成为“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县城群众纷纷“点赞”,说老师们眼里有光,学校口碑优良,孩子们都想到这里上学,把孩子送来读书他们都很放心。

4-11.jpg

来源: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

【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第二中学办学成效

4-1.jpg

日前,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第二中学办学成效,原文如下:

4-2.jpg

矗立在江淮运河岸边的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第二中学,从籍籍无名的一所全日制完中,到成长为当地群众有口皆碑的知名初中,在短短两三年之间,这所中学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涅槃”重生历程?

01

这里的学生最有发言权

上小学时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也不擅长与小伙伴相处,没交到朋友,正准备拍毕业照的初三毕业生高乐阳说,三年来她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很多集体活动,极大提升了自己的社交能力,性格变得开朗活泼,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

高乐阳家住三河镇,2021年9月刚到县城上初中时,她不太适应初中寄宿制生活,有时会偷偷哭鼻子。那时,班上同学就会主动上前安慰她。她也不适应初中的教学节奏,原先擅长的语文学科两次考试均发挥失常。语文老师汪泽芸找她谈心,没有一句严辞批评,而是帮她分析原因,寻找适合她的学习方法,这让高乐阳感受到了来自师长的那份温暖和关爱,慢慢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高乐阳同学由初一入学时的默默无闻,成功完成“逆袭”,超越自己,实现了学业目标。她说:“三年前来到二中,我没有选错。”

02

这里比预想中的还美好

从在校生从不足四百人到现在两千余人的大校,从教学质量的全县尾端转向头部尖端的有力竞争者,从当初的老破小变成了现在高大上的新型优质学校……这一切变化是从2021年4月开始发生的。省内最大公办教育发展集团——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发展集团托管肥西二中,计划将其打造为全寄宿制优质初级中学。

4-3.jpg

作为一名新入职教师,朱明悦带着满腔热忱,走进了肥西二中。她发现一切比原先预想的还要美好。校园占地约6万多平方米,有2000多名学生、199名教师,一幢幢现代化建筑巍然耸立,塑胶跑道环绕,草木茁壮成长,营造出一派优雅静谧的学习环境。教室里配备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室设施齐全,为老师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朱明悦发现,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天赋才能,这一切使老师的教学工作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同时,与新老同事相处共事,她感受到了团结协作的氛围。老同事经验丰富,乐于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而新同事则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为整个团队注入了活力。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形成了一支高效专业的教师团队。

4-4.jpg

03

这里上课像磁石吸引学生

对于初三学生王旭森来说,他觉得初中三年挺幸运的,而这一切的转折点发生在初二。

上初二时,王旭森遇到了一批自己很喜欢的老师。他很感谢英语老师闫慧,他因为小学英语基础薄弱,导致初中英语成绩较差。闫老师发现之后,主动帮助他寻找学习方法。“闫老师讲课很精彩,我不知不觉之中就喜欢上英语了。”王旭森回忆说,闫老师有时还会给他“开小灶”,课余时间带他一起整理易错点,这些让他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校坚持党建引领,思政工作被摆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2022年,合肥市陈姝“思政一体化”教育名师工作室在学校挂牌成立,将思政课改革创新与教育名师工作室各项工作充分融合。学校充分发挥教育名师工作室典型引路和辐射引领作用,全面凝聚强化大思政育人合力,不断创新引领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构建新格局、开创新局面。

4-5.jpg

周一至周五每天中午12:20,“亲亲派河”校园广播站“思政五分钟”栏目开播,传递青春正能量;老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运用团体辅导、课本剧表演、辩论赛等形式,让课程更接地气、更入人心;开设家园、校园、社园“三园”劳动思政课,定期开展“家务劳动好帮手”的家园劳动、“校园劳动小能手”等。教师团队不断创新思维,把课堂移动出教室,移动到红色教育基地,移动到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小井庄、安徽创新馆等处。

4-6.jpg

04

这里的校长老师好有情怀

名校托管之后,名校长、名教师也不断加入肥西二中。集团选派来自合肥市区名校、安徽省示范高中管理团队及名师进驻学校,组成管理及名师团队。其中,中国教育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合肥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陈姝校长系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原副校长、合肥六中教育集团瑶海分校原副校长,他们与肥西二中两位校级负责人共同组成了安师大附属肥西二中新一届既有能力、又有活力、更有战斗力的管理团队。

“管理层配合默契,狠抓教师成长,狠抓课堂教学质量,让全校师生面貌焕然一新。”历史教师牛蒙伟说,学校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建立成长档案,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统筹教师选聘、培训、专业发展。以教研组为单位建立学科坊,以立足课堂教学为基点、以提高教师素养为特点、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落脚点。同时,成立智慧教学中心。实施大单元个性化作业设计,精准教学。依据学科特点,定期设计大单元作业,由各学科备课组集体备课、集体研讨、统一设计。上好智慧课堂、设计好“一人一本”作业、“一人一份”成长评价,量身定制,促进教师精准教、学生个性学、学校有效管。

此外,除教师发展中心、智慧教学中心外,学校还成立了家校社共育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并通过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合作,成立科学教育中心,更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五项中心”,以生为本,用心用力用情用爱,助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

4-7.jpg

学校通过健全思政课集中研讨和备课机制,积极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大思政课”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源。近三年,安师大附属肥西二中教师获国家、省、市、县级奖224人次,其中国家、省、市级获奖64人次。学校有16位老师被评为合肥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等,25位老师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翟锐老师被评为合肥市第四届教坛新星;唐海树、程娜老师荣获优秀课例全国一等奖;黄妍、翟锐老师荣获思政教师基本功大赛全国一等奖;朱传宝老师荣获第四届中华经典诵读写大赛安徽省一等奖;程竹红老师荣获优秀自制教具安徽省一等奖(肥西县仅1人);张丽萍等老师在作业设计评比大赛中荣获合肥市一等奖;立项课题4个,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6篇。

05

把孩子送到这里上学,家长都很放心

“来的都是宝,我们一起跑。”秉承着这一办学理念,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第二中学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着力培养与新时代同向同行的阳光少年。

4-8.jpg

学校根据“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原则,开辟第二课堂,推动教育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打造“三礼七节”同心德育品牌。每月一个校园节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将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润物细无声。“三礼七节”是安师大附属肥西二中校园文化建设品牌,“三礼”即开学礼、青春礼和毕业礼,以每位学生初中三年的时间节点为轴线,一年一礼,陪伴与记录学生的三年成长历程;“七节”即“思政节”“悦读节”“劳动节”“心语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七个校园节日,每年举行,“五育”融通、全面育人。

4-9.jpg

这三年,学校先后获评肥西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平安校园、绿色学校、教研工作先进单位、教育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合肥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合肥市第一批依法治校示范校、合肥市百姓身边好学校;安徽省首批科技体育基地单位(合肥市仅3所)、安徽省十佳“书香校园”、安徽省第一批无诈学校(合肥市仅10所)。同时学校还被选为安徽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成员单位,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合肥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及就业基地,合肥市教育局机关第四党支部党建共建单位。

4-10.jpg

整整两年,师生克服没有食堂和操场的困难,边建设边教学,个中的辛酸非亲历者不能道也。而现在,经过九年级师生共同奔跑两年之后,他们完美地演绎了“凤凰涅槃”的惊人逆袭,昂首阔步迈入了肥西县域头部学校的行列,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安师大附属肥西二中已真正成为“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县城群众纷纷“点赞”,说老师们眼里有光,学校口碑优良,孩子们都想到这里上学,把孩子送来读书他们都很放心。

4-11.jpg

来源: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