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育】杂志刊文推介: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第二中学­,让阅读成为一种心流活动

发布:2024-05-22

《安徽教育》2024年第2期书香专栏文章《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第二中学­,让阅读成为一种心流活动》原文如下: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安师大附属肥西二中”)位于合肥市肥西县派河北岸二桥、三桥之间,南邻风景秀丽的派河公园。其前身是肥西第二中学,原是县城一所完中。2021年4月,肥西县委县政府引进省内最大的公办教育发展集团--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发展集团托管肥西二中共同打造全寄宿制优质初级中学。

“心流”(flow,也称“福流”)是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中提出的概念,指人们专注于某项行动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将个人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安师大附属肥西二中致力于让阅读成为一种心流活动,让师生逐步实现自由开放的阅读状态。近期,该校在安徽省第七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中获得“书香校园”称号。

全员推广,培养阅读习惯
“感谢贵单位在2023年全民读书月'阅读振兴乡村’主题活动中献智献力,特授子'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愿我们共同在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事业中,继续努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这是韬奋基金会“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颁给安师大附属肥西二中的授奖词。
据悉,“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是一个成立于2019年的跨领域高端学术团体和非营利性民间独立智库,专注于中国阅读问题的研究,致力于推动中国全民阅读的深人持久开展。2020年11月22日新阅读研究所创办人朱永新主持了“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秘书处揭牌仪式暨“阅读推进社会公平”主题沙龙活动。
2023年5月,为了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提高师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底蕴,该校联合“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开展了一系列阅读主题活动,广受好评。
2022年4月,该校成立了“亲亲派河”悦读坊,开展生生、师生、亲子、家校社共读活动,通过每月两至三期的系列主题读书活动,以悦读坊回音壁形式展示师生阅读效果,得到家校社各方面的热烈响应,很好地引导了师生和家长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目前,“亲亲派河”悦读坊已经成功举办了20期,逐渐成为我省读书圈的知名品牌。
“亲亲派河”悦读坊还有一个特色活动--“移动阅读”,即不受空间约束,走出去阅读,操场上派河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是学校移动阅读的场地和资源。
该校每天设置“一一二二”时间,即一则成长故事、一曲音乐欣赏、二十分钟练字、二十分钟名著阅读,除国家课程外,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调整课程结构,将阅读活动融于课后服务及晚自习中。

该校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重视整本书阅读、沉浸式阅读,打造了十分钟阅读圈。每个班级建立读书角,让学生一下课就有书读。“读书为什么一定要在图书馆?只要有心,随时随地都能读书。”校长陈妹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之前学校篮球场建设期间,在四周和座位上方安装了一排排路灯,有工人说不需要那么多,可以拆掉一些,陈姝说,不能拆,篮球架下也能读书,“果然有天晚上我巡楼的时候,看见一个孩子在路灯下津津有味地看《海底两万里》,我感到很欣慰。”

思政阅读,厚植爱国情怀
作为安徽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成员校之一,安师大附属肥西二中充分发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室资源优势,在思政中心开辟了“初心书屋”,开发“大思政之思政与音乐融起来”“永烁星光”等阅读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以校本课程群的形式落实新课程新课标要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并将思政元素融入各种阅读行为中,从而提升师生的阅读素养,厚植家国情怀。
“主题班会上闫慧老师分享了《红星照耀中国》介绍了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重点分享了有关长征的内容,并且播放了长征的视频。我一直惦记着这本书,前两天我完成学习任务后立即把这本书找来读,今天终于读完了,感觉很震撼!红军长征多么艰苦,没有革命先烈的奉献、牺牲,哪有我们吹着空调、躺在沙发上读书的幸福日子!我们要向革命先烈学习,永不言弃!”七(1)班高昕同学在日记里写道。
“读红色家书,补精神之'钙’。红色家书里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有以天下为已任的初心使命,有矢志不渝的革命理想信念,值得每一个人一读再读。”在学校阅读沙龙活动中,琳老师向大家分享了《红色家书》。这些家书,每·封都情透纸背,涤风励德。蔡老师分享了其中夏明翰写给妻子郑家钧和车耀先写给女儿的家书。家书中虽也有琐碎家事,但更多的却是从大处着笔,倾吐平生志气,表明使命担当。红色家书记载的是历史见证者,传递着脉脉温情,让历史更加有血有肉。阅读《红色家书》,让师生擦亮了信仰,明确了担当鼓足了力量。
该校通过主题班会和阅读沙龙等形式,引导全员阅读红色经典,重温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4月3日上午,安师大附属肥西二中举行“亲亲派河”悦读坊“思政五分钟”上线“喜马拉雅·书香安徽”暨2024年“悦读节”启动仪式,大家共同听阅了上线后的第一期“思政五分钟”栏目内容。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大思政”办学特色,持续发挥“亲亲派河”悦读坊和“思政五分钟”栏目的优势,与书同行,丰富内涵,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

三礼七节,促进五育融通
“我们学校有个文化品牌叫“三礼七节’,贯穿于学生初中三年和每年在校的十个月。”陈姝介绍道。
三礼,即七年级开学礼、八年级14周岁青春礼九年级毕业礼,贯穿学生整个初中生涯。
“七节”,则贯穿于学生整个学年的每个月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该校于2023年设置了三月思政节,开展一系列思政阅读活动。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设置四月阅读节,集中开展阅读及读书成果展示活动。
五月是劳动节,重头戏是研学游,这既是一种体力劳动,也是一种脑力劳动,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瞻仰凝固的历史”,如参观肥西小井庄、铭传故居等,让孩子们从凝固的历史中感受合肥历史的积淀。“我们的孩子未来要建设家乡,首先要爱家乡,爱家乡的前提是了解家乡,肥西的孩子如果都不了解肥西,怎么能让他爱肥西呢?"陈姝说道二是“灵动的未来”,合肥是创新高地、科技名城,资源丰富,该校组织学生参观合肥市科技馆、创新馆科创大厂等,让孩子们感受灵动的未来,创新的未来从而提升自己的科创意识。
六月是考试月,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因而设置了心语节。该校是合肥市首家聘任心理健康副校长的学校。
九月、十月是体育节,十一月是科技节,十二月是文化艺术节,主要是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和成果展示。

以上“七节”都以读书为基础,通过活动推进师生阅读、学习,大家有所收获后共同分享,然后提炼成果,最终在学生身上得到完美体现,以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融通。

数字智慧,实现阅读自山
“《新课程关键词》这本书,我用'大单元教学学科实践、教学评一致性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四个关键词与大家共读……”
前不久,安师大附属肥西二中开展了“亲亲派河悦读坊第19期活动。本次活动以线上阅读的形式展开,领读专家为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崔教授指出大单元教学的核心要义,详细解释了新课标与新课改的关系,耐心地为老师们答疑解惑,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该校积极响应全国及全省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号召,基于学生立场进行了数字化阅读新模式的大胆探索,致力于建构立体智慧阅读,打造书香校园新生态。
学校配备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师专业特点内容积极向上的经典读物,开通了校园微信公众号,积极引入腾讯会议、网络学习、班级微信群等数字化阅读手段开展线上阅读;对开展的阅读活动内容及时记录,撰写活动简讯,发布公众号文章并通过各大媒介推广宣传,号召更多的师生参与读书活动。
在肥西县教育局的支持下,学校强化顶层设计,长远规划,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校园广播站不久前实现首播,而学校整体上也即将架构起包括图书馆、朗读亭、图书阅读机、电脑端、手机移动端、家校阅读平台等在内的多维立体交互空间,形成智能化的智慧图书馆新场景,大力拓展阅读空间,力争导日实现阅读泛在性场景。
“我们积极打造充满生机活力、舒适的阅读环境,为服务师生时时能读、处处能读创造条件。"据该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张丽萍介绍,学校结合新媒体、新技术,将单一、传统、平面的阅读形式拓展为声形色并行的多元立体阅读体验,综合了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有声阅读与无字阅读的优势,形成生动的、多样化的互动模式,打破传统阅读的时空壁垒,为打造数字化校园阅读学习全景、建设“资源+平台+社群”的校园文化有机阅读生态圈、打造书香校园新生态提供有力支撑。
该校还借助安徽省教育厅官微、合肥市教育局官微、肥西县教体局官微、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各类媒体平台,宣传学校阅读活动,呼吁全民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走出校园大门.蒙蒙细雨仍无声地下着,派河岸边柳树吐绿花影摇红,记者想起在采访过程中与七(15)班詹一凡同学言及她读过的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她侃侃而谈的样子,不禁感慨:改扩建中的安师大附属肥西二中不正如这万物复苏的春天,生机无限,润物无声,为大自然注入新的活力,给人们带来美好和希望吗?

来源:《安徽教育》2024年第2期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安徽教育】杂志刊文推介: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第二中学­,让阅读成为一种心流活动

《安徽教育》2024年第2期书香专栏文章《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第二中学­,让阅读成为一种心流活动》原文如下: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安师大附属肥西二中”)位于合肥市肥西县派河北岸二桥、三桥之间,南邻风景秀丽的派河公园。其前身是肥西第二中学,原是县城一所完中。2021年4月,肥西县委县政府引进省内最大的公办教育发展集团--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发展集团托管肥西二中共同打造全寄宿制优质初级中学。

“心流”(flow,也称“福流”)是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中提出的概念,指人们专注于某项行动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将个人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安师大附属肥西二中致力于让阅读成为一种心流活动,让师生逐步实现自由开放的阅读状态。近期,该校在安徽省第七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中获得“书香校园”称号。

全员推广,培养阅读习惯
“感谢贵单位在2023年全民读书月'阅读振兴乡村’主题活动中献智献力,特授子'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愿我们共同在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事业中,继续努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这是韬奋基金会“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颁给安师大附属肥西二中的授奖词。
据悉,“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是一个成立于2019年的跨领域高端学术团体和非营利性民间独立智库,专注于中国阅读问题的研究,致力于推动中国全民阅读的深人持久开展。2020年11月22日新阅读研究所创办人朱永新主持了“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秘书处揭牌仪式暨“阅读推进社会公平”主题沙龙活动。
2023年5月,为了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提高师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底蕴,该校联合“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开展了一系列阅读主题活动,广受好评。
2022年4月,该校成立了“亲亲派河”悦读坊,开展生生、师生、亲子、家校社共读活动,通过每月两至三期的系列主题读书活动,以悦读坊回音壁形式展示师生阅读效果,得到家校社各方面的热烈响应,很好地引导了师生和家长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目前,“亲亲派河”悦读坊已经成功举办了20期,逐渐成为我省读书圈的知名品牌。
“亲亲派河”悦读坊还有一个特色活动--“移动阅读”,即不受空间约束,走出去阅读,操场上派河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是学校移动阅读的场地和资源。
该校每天设置“一一二二”时间,即一则成长故事、一曲音乐欣赏、二十分钟练字、二十分钟名著阅读,除国家课程外,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调整课程结构,将阅读活动融于课后服务及晚自习中。

该校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重视整本书阅读、沉浸式阅读,打造了十分钟阅读圈。每个班级建立读书角,让学生一下课就有书读。“读书为什么一定要在图书馆?只要有心,随时随地都能读书。”校长陈妹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之前学校篮球场建设期间,在四周和座位上方安装了一排排路灯,有工人说不需要那么多,可以拆掉一些,陈姝说,不能拆,篮球架下也能读书,“果然有天晚上我巡楼的时候,看见一个孩子在路灯下津津有味地看《海底两万里》,我感到很欣慰。”

思政阅读,厚植爱国情怀
作为安徽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成员校之一,安师大附属肥西二中充分发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室资源优势,在思政中心开辟了“初心书屋”,开发“大思政之思政与音乐融起来”“永烁星光”等阅读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以校本课程群的形式落实新课程新课标要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并将思政元素融入各种阅读行为中,从而提升师生的阅读素养,厚植家国情怀。
“主题班会上闫慧老师分享了《红星照耀中国》介绍了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重点分享了有关长征的内容,并且播放了长征的视频。我一直惦记着这本书,前两天我完成学习任务后立即把这本书找来读,今天终于读完了,感觉很震撼!红军长征多么艰苦,没有革命先烈的奉献、牺牲,哪有我们吹着空调、躺在沙发上读书的幸福日子!我们要向革命先烈学习,永不言弃!”七(1)班高昕同学在日记里写道。
“读红色家书,补精神之'钙’。红色家书里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有以天下为已任的初心使命,有矢志不渝的革命理想信念,值得每一个人一读再读。”在学校阅读沙龙活动中,琳老师向大家分享了《红色家书》。这些家书,每·封都情透纸背,涤风励德。蔡老师分享了其中夏明翰写给妻子郑家钧和车耀先写给女儿的家书。家书中虽也有琐碎家事,但更多的却是从大处着笔,倾吐平生志气,表明使命担当。红色家书记载的是历史见证者,传递着脉脉温情,让历史更加有血有肉。阅读《红色家书》,让师生擦亮了信仰,明确了担当鼓足了力量。
该校通过主题班会和阅读沙龙等形式,引导全员阅读红色经典,重温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4月3日上午,安师大附属肥西二中举行“亲亲派河”悦读坊“思政五分钟”上线“喜马拉雅·书香安徽”暨2024年“悦读节”启动仪式,大家共同听阅了上线后的第一期“思政五分钟”栏目内容。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大思政”办学特色,持续发挥“亲亲派河”悦读坊和“思政五分钟”栏目的优势,与书同行,丰富内涵,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

三礼七节,促进五育融通
“我们学校有个文化品牌叫“三礼七节’,贯穿于学生初中三年和每年在校的十个月。”陈姝介绍道。
三礼,即七年级开学礼、八年级14周岁青春礼九年级毕业礼,贯穿学生整个初中生涯。
“七节”,则贯穿于学生整个学年的每个月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该校于2023年设置了三月思政节,开展一系列思政阅读活动。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设置四月阅读节,集中开展阅读及读书成果展示活动。
五月是劳动节,重头戏是研学游,这既是一种体力劳动,也是一种脑力劳动,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瞻仰凝固的历史”,如参观肥西小井庄、铭传故居等,让孩子们从凝固的历史中感受合肥历史的积淀。“我们的孩子未来要建设家乡,首先要爱家乡,爱家乡的前提是了解家乡,肥西的孩子如果都不了解肥西,怎么能让他爱肥西呢?"陈姝说道二是“灵动的未来”,合肥是创新高地、科技名城,资源丰富,该校组织学生参观合肥市科技馆、创新馆科创大厂等,让孩子们感受灵动的未来,创新的未来从而提升自己的科创意识。
六月是考试月,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因而设置了心语节。该校是合肥市首家聘任心理健康副校长的学校。
九月、十月是体育节,十一月是科技节,十二月是文化艺术节,主要是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和成果展示。

以上“七节”都以读书为基础,通过活动推进师生阅读、学习,大家有所收获后共同分享,然后提炼成果,最终在学生身上得到完美体现,以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融通。

数字智慧,实现阅读自山
“《新课程关键词》这本书,我用'大单元教学学科实践、教学评一致性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四个关键词与大家共读……”
前不久,安师大附属肥西二中开展了“亲亲派河悦读坊第19期活动。本次活动以线上阅读的形式展开,领读专家为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崔教授指出大单元教学的核心要义,详细解释了新课标与新课改的关系,耐心地为老师们答疑解惑,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该校积极响应全国及全省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号召,基于学生立场进行了数字化阅读新模式的大胆探索,致力于建构立体智慧阅读,打造书香校园新生态。
学校配备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师专业特点内容积极向上的经典读物,开通了校园微信公众号,积极引入腾讯会议、网络学习、班级微信群等数字化阅读手段开展线上阅读;对开展的阅读活动内容及时记录,撰写活动简讯,发布公众号文章并通过各大媒介推广宣传,号召更多的师生参与读书活动。
在肥西县教育局的支持下,学校强化顶层设计,长远规划,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校园广播站不久前实现首播,而学校整体上也即将架构起包括图书馆、朗读亭、图书阅读机、电脑端、手机移动端、家校阅读平台等在内的多维立体交互空间,形成智能化的智慧图书馆新场景,大力拓展阅读空间,力争导日实现阅读泛在性场景。
“我们积极打造充满生机活力、舒适的阅读环境,为服务师生时时能读、处处能读创造条件。"据该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张丽萍介绍,学校结合新媒体、新技术,将单一、传统、平面的阅读形式拓展为声形色并行的多元立体阅读体验,综合了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有声阅读与无字阅读的优势,形成生动的、多样化的互动模式,打破传统阅读的时空壁垒,为打造数字化校园阅读学习全景、建设“资源+平台+社群”的校园文化有机阅读生态圈、打造书香校园新生态提供有力支撑。
该校还借助安徽省教育厅官微、合肥市教育局官微、肥西县教体局官微、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各类媒体平台,宣传学校阅读活动,呼吁全民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走出校园大门.蒙蒙细雨仍无声地下着,派河岸边柳树吐绿花影摇红,记者想起在采访过程中与七(15)班詹一凡同学言及她读过的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她侃侃而谈的样子,不禁感慨:改扩建中的安师大附属肥西二中不正如这万物复苏的春天,生机无限,润物无声,为大自然注入新的活力,给人们带来美好和希望吗?

来源:《安徽教育》2024年第2期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